海天味业:调味品王国的崛起密码
在人们每日三餐的烟火日常里,海天味业的身影无处不在。从普通家庭的厨房,到大街小巷的餐馆,海天的酱油、蚝油、酱料等产品,早已成为烹饪美食不可或缺的元素。海天味业能从佛山的一家小酱园,发展成如今市值千亿、产品畅销全球的调味品巨头,其成功背后有着一套独特而精妙的商业逻辑。
一、百年传承,品质铸就根基
海天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朝中叶,当时佛山酱园兴起,众多酱园纷纷开业,形成了行业雏形。1955年,25家古酱园合并重组为“佛山市公私合营海天酱油厂”,这便是海天味业的前身 。此后,海天在文沙路旧厂开启了长达50余年的发展征程,从传统的露天日晒、天然发酵,到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建成水泥晒池、研发酱油真空注瓶机,一步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
如今,海天在传承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深度融合现代科技 。在发酵环节,运用AI算法优化菌种培养环境,实现“72小时急速发酵”,缩短了发酵周期 。在生产过程中,引入先进的纳米级过滤技术,率先实现酱油零浑浊。通过建立区块链溯源系统,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大豆产地、发酵温度、质检报告等信息,为产品品质保驾护航 。2024年,海天在扎根核心品类的基础上,依托工艺及科研优势,持续推进品质升级和产品推陈出新,始终确保产品竞争优势。
二、全链布局,规模降本增效
海天构建了完善的全产业链体系,从原材料种植源头开始把控 。在东北建立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基地,与农户紧密合作,通过“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的模式,不仅保障了原材料的稳定供应,还带动了千余户农民增收 。同时,推出“订单农业”,提前锁定收购价,帮助农户抵御市场风险 。
在生产端,海天不断扩充产能,高明生产基地一期、二期工程相继投产,成为全国前列、全球大型的调味品生产企业 。单条生产线每小时可灌装20万瓶酱油,规模化生产带来了显著的成本优势,其生产成本低于同行 。在智能仓储方面,引入AGV机器人和立体仓库,库存周转效率大大提升,同时物流成本降低 。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和规模化经营,海天实现了降本增效,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三、多元创新,满足个性需求
展开全文
海天拥有6大核心产品线,覆盖酱油、蚝油、调味品、食品添加剂、健康食品等领域,形成了全品类、全价格带的产品矩阵 。在酱油品类中,“味极鲜”“金标生抽”常年位居天猫酱油类目销量TOP1 。首创的“浓稠型”蚝油,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佳蚝油” 。
为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海天持续创新 。针对健康饮食需求,推出有机、低糖或减糖、低盐或减盐、低脂或减脂、营养强化等健康趋势产品 。为特殊人群创新推出“特殊膳食”系列公益产品,如铁强化金标生抽、无麸质酱油等 。围绕年轻消费者,推出“万能汁料”系列和小份量产品,还跨界推出酱油冰淇淋、苹果醋冰淇淋等创意产品,成功俘获年轻消费群体 。
四、创意营销,品牌深入人心
海天深谙营销之道,通过多元化的营销手段,让品牌深入人心 。在传统媒体时代,1999年海天成为在《新闻联播》整点报时环节打广告的酱油品牌,轰动一时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海天积极拥抱变化,借助短视频平台,发起“海天黄豆酱,拌饭神器!”的话题挑战。高考期间,在全国5000家便利店开展“免费赠饮”活动,带动当月销量增长。
海天还热衷于联名玩法,与故宫IP推出“御膳酱油”,与热门游戏《原神》联名推出角色限定包装,使年轻消费者购买转化率提升 。2024年,海天携手热门脱口秀综艺,与美团闪购、饿了么跨界合作开展“干饭节”活动,吸引大量消费者关注、参与和购买下单,实现品销合一 。
五、全球拓展,本土化赢市场
海天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注册商标,产品出口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东南亚市场,借助当地华人社群,蚝油市场份额提升,成为新加坡超市自有品牌首选供应商 。在欧美市场,针对西餐需求开发“低钠酱油”“白葡萄酒风味蚝油”,进入Costco、Walmart等连锁商超 。在日韩市场,与本土企业合资推出“匠造酱油”,高端产品线均价达200元人民币,溢价能力超国内3倍 。
为了化解“水土不服”,海天采取本土化策略 。在口味适配方面,在印度推出“玛萨拉风味咖喱酱”,在中东开发“芝麻酱风味蘸料” 。在渠道深耕上,在东南亚与本地龙头经销商合作,建立千余家终端网点;在欧洲通过跨境电商直击C端用户,亚马逊调味品类目好评率超92% 。还通过文化输出,在纽约时代广场举办“中华美食文化周”,传播中华美食文化 。
海天味业的成功,是传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是品质与营销的协同发力,是本土与全球的深度融合 。未来,随着全球调味品市场的持续增长,海天有望凭借其深厚的底蕴、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完善的市场布局,继续引领行业发展,将中国味道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

文章作者:卢俊卿(天九共享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改革开放四十年四十人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公益人物。)
抖音/视频号搜索“老板悄悄话”,查看作者更多精彩作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