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业的“ESG质地”
此次,海天味业在港股市场合计募资101.29亿港元,成为2025年以来港股募资金额最高的消费类IPO。
很明显,借助登陆港股市场,海天味业意图全球化发展。
那么,除了资本手段之外,海天味业又将如何展现其全球化的能力,特别是ESG维度下的全面能力呢?
打造“绿色”调味品
海天味业于2000年4月成立,其品牌历史可追溯至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的佛山古酱园——“茂隆酱园”,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传承,历史悠久,是商务部公布的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之一。
据2024年度报告披露,公司主营业务为酱油、蚝油、调味酱、其他(料酒、食醋等)。其中,酱油产品营业收入138亿元,占收入比重51.14%,毛利率为44.70%;蚝油产品营业收入49亿元,占收入比重17.16%,毛利率为33.69%;调味酱类产品营业收入26.69亿元,占收入比重9.92%,毛利率为37.44%。
历经多年发展,海天味业成为调味品行业里的核心品牌,2020-2024年期间,公司每年营业收入保持在200亿元以上,归母净利润则保持在55亿元以上,经营的可持续性获得验证。这也让公司有实力优化自身,将ESG理念融入到日常生产经营当中,为实现企业与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包容性增长奠定基础。
作为一家大型食品制造类企业,在大力提倡绿色转型、绿色发展的背景下,海天味业与环境实现包容性增长俨然是关注的焦点。实际上看,公司的绿色举措又主要聚焦在哪些方面?绩效如何?
据2024年ESG报告披露,海天关注与环境的协同发展,围绕应对气候变化、水资源管理、循环经济与包装材料、绿色运营管理四个方面推进绿色实践,致力将运营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环境绩效表现方面,海天味业2024年实施节能降碳措施共计161项,涉及工艺优化、新增光伏发电、冷凝水回收、尾气余热处理等方面。其中,节省电力550.76万千瓦时,减碳量21013吨,PET、PE、玻璃瓶、纸箱等包材总减重约1700吨,8家生产型子公司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环境绩效指标因缺乏历史数据而无法评估其改善情况,而且在前一年的规划里,公司也并未设定较为全面的环境绩效考核指标,以至于2024年整体环境绩效并未能够直观体现公司的环境价值力。
从最新的ESG报告来看,公司显然已经注意到该问题,并出台了相关改进举措,包括设立2025年环境绩效短期目标,以及2030年中期目标。例如,2025年公司自身运营环节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相比2024年下降幅度≥3.9%,2030年实现碳达峰;2025年绿电使用比例≥10%,2030年使用比例≥20%,当前使用比例是4.95%。
作为国内调味品龙头企业,又想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海天味业应当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做出表率。至少在目前看来,公司愿意与各方携手共进,持续推进清洁低碳转型,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带动价值链绿色低碳发展,并积极规划自身绿色发展路线,后续适时制定相关绿色转型计划,以此提升自身环境维度可持续竞争力。
展开全文
积极回馈利益相关方
不可否认的是,环境指标属于ESG绩效考核的重点。除此之外,作为公司的核心利益相关方,股东/投资者侧重于分红指标;社会侧重于税收、就业岗位提供指标;员工则更加关注薪酬、福利指标,以上种种,同样也是关注的重点。
在现金分红方面,自海天味业上市以来,十分注重回馈股东/投资者,累计派现12次,即每年都进行了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规模为311.91亿元,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为116.77亿元。与此同时,公司仅在资本市场融资两次,分别是2014年A股IPO募资18.38亿元、2025年H股IPO募资101.29亿港元,上市十余年来为数不多的融资次数保障了公司较高的派现融资比(上市以来累计派现总额/累计融资金额×100%),让股东/投资者充分享受公司发展带来的红利,值得“抽水”类上市企业学习。(图表1)

在企业纳税方面,2018年开始,海天味业纳税规模稳定在20亿元以上,2020年纳税规模达到近些年峰值,为29.57亿元。稳定且较为庞大的纳税规模不仅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更为稳定地方财政收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与城市竞争力作出杰出贡献。
在就业岗位提供方面,根据ESG报告披露,2022-2024年,公司员工总数分别为7313人、7863人、9010人,可以发现近三年公司员工总数保持持续上升趋势,就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而言,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提升劳动市场活力以及减少社会矛盾,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助力。
在员工薪酬、福利方面,具有行业竞争力的薪酬水平和福利是公司吸引和留住优质人才的重要条件,公司充分结合员工需求和价值导向,制定较为完善的福利政策,包括法定福利、普惠福利、特色福利在内的多元化自主福利体系。
对于薪酬方面,根据年度报告数据,2024年,海天味业员工薪酬总投入①18.91亿元,剔除24名(含期内离任与新就任高管)高管薪酬之后,普通员工年均薪酬约为20.55万元,较2023年增长约2万元,显著高于同期佛山市城镇非私营单位(11.46万元)/私营单位(7.86万元)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此外,公司启动为期5年的员工持股计划、开展非常规突破等激励项目。这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长期激励体系,确保公司人才收入具有市场竞争力,为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发展提供支撑。
整体上看,海天味业在股东回报、企业纳税、员工福利方面,均有着不错的数据表现,充分体现公司将ESG理念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以及致力于实现企业与各个利益相关方实现包容性增长。
① 员工薪酬总投入=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当年年末应付职工薪酬-上年年末应付职工薪酬
来源:经理人管理实践
作者:季生
编辑:季生









评论